男人冬泳 打一食品
近日,有平乐县沙子镇一水果交易市场内,收购商为了让柿饼卖相好看及方便长途运输,使用胭脂红、日落黄和二氧化钛等食品添加剂,对柿饼进行染色、抛霜。当地相关部门依法查获并了3500公斤非法加工的柿饼,涉事水果交易市场已被停业整顿。此外,平乐县还启动了问责机制。(10月21日《南国早报》)
《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柿饼属于水果干制品,使用胭脂红、日落黄等食品添加剂。收购商长期给柿饼“涂脂抹粉”的背后,不仅其法制观念淡薄、,而且还折射出我们监管的乏力、标准的缺失以及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
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食品添加剂乱象,但由于基层执量不足、非法添加日益隐蔽、监管依据不足等因素制约,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问题依旧难以禁绝。柿饼“被化妆”,鲜亮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一颗“毒心”,这警示我们:监管要向多元化发力,别再让食品添加剂屡现疯狂。
首先,应对食品添加剂采购、贮存、使用以及食品原料采购、储藏、制作加工等环节进行常态化检查,加大对食品添加剂市场的专项清理整治行动,进一步细化管理,创新监管。同时,对农产品加工环节使用添加剂现象开展风险监测与评估,积累一定数据后,出台相关监管标准,建立“制度”,超量、超范围使用的商家,对违法企业形成强大的力。
其次,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更应严格贯彻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的相关细则,积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调动的积极性,发挥广大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广大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鼓励群众对于违法犯为进行举报。只有“社会共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还应尽快在城乡超市、大型菜市场、农贸市场、果品交易市场等设立食品安全检测快检室,探索建立一支的快检公益性队伍,为食品安全的末端监测和监管把好关口。对检出有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场,并立即报告食品监管部门,追溯到具体的销售者,同时进一步进货来源。只有从源头到末端全部实现无缝对接,食品安全监管才能更全面、更有力。
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危害巨大。因此,食品安全,不能停留在口头行动上,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更要在监管的多元化上发力,“严”字当头,切实发挥长效运行职能。为此,对食品添加剂手段牟利的黑心商家,必须重拳出击,主动“亮剑”,对监管失职、权钱交易和充当非法经营者伞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从而让消费者能吃上放心柿饼。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