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来穗参加亚太科学中心大会的科学素养测评体系之父约翰·米勒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他透露,明年或可为中国量身定做一套科学素养测量体系。
记者:2010年第八次中国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广东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为3.3%,据称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对此,您如何评价?
米勒:我们还没有对中国的科学素养进行测评。目前还没有为中国建立起一套测量体系,我正在和中国科普研究金木水火土查询表所一起研究,也许明年会建立起来。
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例如、上海、广州等城市以及东部地区的科学素养都不错,但在中国西部相对来说差一些。原因可能是,西部学校师资和硬件条件都相对差一些,而东部地区的学校情况非常好。
美国青少年纵向研究 (LSAY) 机构创始人和负责人、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科学素养促进国际中心主任、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曾为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主持过20年的双年全国调查。首创了科学素养定义和测评方法,为40多个国家采用。
“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国家航天局就失败原因与进行沟通交流,米勒曾担任其顾问。美国三哩岛核电事故后,米勒曾帮助把相关信息传递给。
米勒:在美国,30年前的数据显示,更多的男人在从事科学方面的工作,而女孩在学校里的得分成绩要比男孩子高。
但在我的研究里,数字却告诉我们,男人对科学方面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如能源、引擎等,而女人的兴趣点却大多是思想方面的东西。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