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时期不仅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儿童少年时期的饮食行为不仅影响他们现在的膳食营养摄入和健康 ,还对他们将来乃至一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饮食行为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来自家长的影响尤为重要。我们就餐时,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父母在就餐的时候,会提示或者孩子吃一些食物。有研究证明,父母的饮食行为和认知误区会直接影响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并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儿童少年对食物的接受往往模仿父母和家中的其他成年人。
“我们吃的食物最根本的作用是来满足我们营养的需求,当然食物在很多情况下有做非营养目的食物的使用,还有协调关系,增强社会关系的作用。在家庭生活当中。有很多家长使用食物作为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调查发现29%的家长会使用食物来安慰孩子,23%把食物当作一种励,10%的家长把食物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那么在这里面不同的食物,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好比说用于励的食物,通常是75%是烘烤食物或者食物。39%用糖果,32%是使用效果。用于惩罚,77%使用甜食,53%糖果,5%是用水果。” 马冠生教授表示,家长在就餐时给孩子的提示,会降低孩子对食物的喜好如对蔬菜的喜好,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孩子体重超重。随着家长和的增加,孩子的饮食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有研究发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超重肥胖率开始增加。马冠生教授指出,“统计显示,我们平均每天多摄入了45千卡的能量,就会超重肥胖。因此每天多进行10-15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或者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相当于少吃5克烹调油,或者少吃一碗(40克)米饭就能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