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
《不是读心术不是心理学
不是魔法》
作者:(英)达伦·布朗
译者:毛燕鸿朱朝晖
新星出版社2014-5
很多年前,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躲在老家的小黑屋里,对着一本发黄的魔术书练习魔术。那本书的来历,我已经忘记了。也许是像周星驰电影《功夫》的结尾那样,从某个夸我骨骼清奇天赋异禀的流浪汉手中换来的。我一边练习,一边幻想自己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当我变出个无中生有的东西时,台下的观众惊愕地掉了一地下巴。
我的魔术生涯一开始就遇到了挫折—作为第一个观众,我那经常因为考试不及格挨训的同桌一眼看出了破绽—为此我耿耿于怀,一星期没让他抄我的作业。这次挫折让我很快放弃当魔术师的梦想。事实上,等我长大到需要想方设法吸引姑娘的年纪时,我已经把这些魔术的小把戏都忘光了。为了学习一些新的小把戏,我学了心理学,并一路读到了博士。
当不了魔术师,当心理学家也不错。我可以学习记忆术、催眠、解梦不是吗?至少至少,学习看穿对面姑娘的小心思总是可以吧?但我很快发现,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这些心理学教授们只会教我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设计、研究工具这样的术语。当我小心翼翼地提起催眠术时,教授们不屑地说:
“催眠术?你以为你念的是霍格沃兹吗?”
好吧。我默默地放下了心中的念想,变成了一个老实本分的实验室宅男。
所以当我看到号称精通心理学的英国魔术师达伦·布朗表演“心理控制”的魔术时,惊异之余,自然而然把他当作了江湖骗子。瞧瞧他做的这些事:
在“俄罗斯轮盘赌”中,他让一名志愿者把一颗子弹装进拥有6个弹膛的连发左轮手枪,他通过倾听志愿者从1数到6的发声,来预测子弹被装在了哪个弹膛中,并在预测为空枪时对着自己的脑袋连扣扳机。
在“彩票预测”中,他在现场直播节目中,在几百万观众面前,与彩票开奖电台同步预测对了彩票号码。在接下来的解密节目中,他自称是通过催眠一批志愿者,让他们每个人提前爆出一个号码来实现彩票预测的。
在“通天大盗”中,他通过催眠暗示说服了3名从无犯罪记录的普通英国公民一起去抢银行的运钞车。
此外,他还在卡片背面涂上肉眼不可见的荧光粉“pickme”,通过“阈下刺激”暗示参与者选择这张卡片;通过变化橱窗中陈列的模特手中的东西来影响行人给附近的乞丐(达伦自己饰)捐赠相应的物品。
以我对心理学的了解,无论他宣称的催眠还是阈下刺激,都很难达到魔术所表现出的效果。我猜他的魔术并不是按照心理学原理编排的,恰恰相反,心理学是他想让观众相信的东西。达伦·布朗不厌其烦地给观众讲那些似是而非,而观众又恰好似懂非懂的心理学概念,观众自己在“哦,原来这利用了心理学原理啊!”的“恍然大悟”中以为自己懂了,其实是被骗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的心情跟当年看出我破绽的同桌一样欣慰。所以当我看到达伦·布朗的这本《不是读心术不是心理学不是魔法》时,我认定它是一本为迎合市场的庸俗书。它一定充斥着一个成功电视秀演员和魔术师的夸夸其谈和自我吹嘘。瞧瞧这哗众取宠的书名和腰封!我准备仔细看书中的每个破绽,像个老练的观众一样揭穿他。
结果,这本书出乎意料地诚实。这不仅因为作者在书的开始部分就告诉我,魔术师的诚实就是承认他演的魔术只是骗人的把戏,让我蓄势待发的拳头无处着地,还在于,作者始终没有试图扮演舞台上那个光彩照人的表演者角色,相反,他迫不及待地当回了老练的观众。他想带领读者去“审视”和“揭穿”介于灵媒、心理学、魔术和伪科学之间的领域。有时候他像一个看出魔术破绽的孩子,在舞台下兴奋地大喊“骗子骗子”,更多的时候,他像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不仅告诉你心灵操纵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还手把手地教你这些心灵操纵的把戏。
这可真是业界良心。瞧瞧他书中涉及的领域:记忆术、催眠、神经语言程序学(NLP)、读心术(微表情),这不正是每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想学的东西吗?更妙的是,在他风趣幽默的笔调下,他对这些领域的解读,即使在崇尚科学的学院派心理学家看来,也是严谨和公允的,充满了令人叹服的真知灼见。考虑到这些真知灼见来源于他长期的实践经验,这更是难得。
比如,在对催眠的讨论中,达伦·布朗发现,使用通俗的“任务激励”式的语言,比如角色扮演、相应期待、社会从众、服从、对人格魅力的回应、亲密关系、暗示等,比使用那些神秘而虚假的“潜意识”、“入神状态”等语言更有助于理解催眠,也更接近催眠的本质。在对心理学界颇有争议的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的讨论中,达伦·布朗毫不留情地讽刺了NLP夸大其词的宣传策略,但也保留了通过操纵头脑中的表象来克服恐惧、改变自我形象的实用性的部分。在对“读心术”的讨论中,作者既澄清了现有测谎技术的局限性,也提供了非常翔实可信的识别谎言的细节。最后,本书还花了很大篇幅来讨论灵媒、替代疗法和其他伪科学。在这部分中,作者对科学思维的宣扬和对伪科学的反驳,比方舟子可出色多了。
虽然抱着批判作者的目的去的,读完这本书,我仍被作者深深地折服了(也许是被洗脑和催眠了)。这本书中,达伦·布朗并不是一个演员和魔术师,而是一个心理学的研究者,对那些被大众神秘化的领域娓娓道来。这本书刷新了我对心理学的认识,还重新唤起了我对学习魔术和心理学的热情。我从这本书里学会了纸牌魔术、学会了催眠,我甚至还学会了花几分钟时间背下连续三十个单词—不仅能顺着背,还能倒着背。这些新把戏都新鲜又刺激,它们既是读心术,又是心理学,还是魔法。我自己暗暗表演了好几次,都毫无破绽。但我偏偏已经过了吸引姑娘的年纪,无处表演了。这可真让人伤心。(来源:北京青年报)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