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心理治疗,首先需要认知调整,用睡眠的相关知识,对失眠者本人进行解释、指导,使其更加了解睡眠,减少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与恐惧焦虑心理,在根本上打破一个因为失眠而焦虑,越焦虑越失眠的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接下来就是行为治疗,主要是进行放松训练,放松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更好更快的进入到睡眠之中。比较严重的失眠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疗疗失眠。
一般认为失眠和神经和情绪有关,但其实身体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失去平衡才是主要因素。失眠者在家中可以借助相关手段进行暗示。
语言暗示 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具有强大的心理效应,不发声的脑语可以直达人的潜意识层而发挥作用:“睡,想睡,很想睡,一会儿就睡……”反复想直至入睡。不必担心,更不必计较效果好不好,贵在。不要用“一定入睡,马上入睡”这样生硬的词汇,因为这不符合实际,潜意识不会接受。
情景暗示 可以想象自己人在旅途,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夜行列车的卧铺上,酸困劳乏,一动也不想动;还隐隐约约听到窗外的风声和单调而有节奏的车轮隆隆声。终点站还在很远很远的前方。睡吧,甜甜地睡,眼皮沉重,四肢仿佛失去了知觉……
条件暗示 床铺是睡眠的信号,平素养成不随便卧床的习惯。因病活动者,可备一个专供睡眠用的枕头。浴足、穿睡衣,朦胧的灯光,听一段舒缓低徊的轻音乐,习以为常,定有助于入睡。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