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围手术期患者心理需求及护理策略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外伤患者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病情严重,感觉死神在向自己逼近,生命就在尽头,患者把希望寄托在手术台上表现出强烈的 。1.2术中心理需求手术中的心理需求主要是被接纳、被关爱的心理需求。出于无菌技术的需要,患者亲属被阻隔在手术室外,患者独自被送入手术室,陌生的和陌生的工作人员,奇特
摘要:围手术期患者再接受手术治疗时,心理压力较大,本文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需求,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干预,以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康复率。
围手术期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一个健康人、社会人变成一个需要手术治疗、接受身心的患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使他们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需求。充分对其心理需求的理解,并施以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应付能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推动其早日康复。
1.1.1手术的心理需求 再精细的手术,也是创伤性治疗,因此患者在获知需手术治疗的信息时,第一心理反应是诊断是否正确,不手术改用其他治疗途径比如吃药打针行不行。有些择期手术患者,甚至会辗转上海等医院就诊。确诊后无可奈何的接受手术,表现其对手术的与无奈。
1.1.2安全的心理需求 患者对安全的考虑会出于几个方面:①医院的规模是否开展过于此类手术;②主刀的医师技术如何,有否有类似的手术经历;③麻醉效果怎样,手术中是否会感到疼痛等[1,2]。总之希望自己的手术过程安全可靠、稳妥。
1.1.3手术的心理需求 是每个人的本能,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外伤患者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病情严重,感觉死神在向自己逼近,生命就在尽头,患者把希望寄托在手术台上表现出强烈的 。
1.2术中心理需求 手术中的心理需求主要是被接纳、被关爱的心理需求。出于无菌技术的需要,患者亲属被阻隔在手术室外,患者独自被送入手术室,陌生的和陌生的工作人员,奇特的手术床和严肃的手术室氛围,使患者陷入难以言状的恐惧,孤独无助中渴望被接纳、被重视。
1.3.1知晓愈后的心理需求 麻醉完全后,患者迫切需要了解手术是否成功,以后是否会再复发,手术是否造成后遗症。有人会对疼痛以及机体不适都十分,迫切希望医生立即到床边给予处理。
1.3.2依赖人的心理需求 手术后,身体比较虚弱,尤其是术后1~3d内机体处于负氮平衡,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认为大家都应该照顾自已,连吃饭、洗漱等力所能及的生活琐事也要依赖及亲属完成,下床活动,对疼痛特别[3]。
1.3.3择优的心理需求 通过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患者通过视觉和记忆,认定主刀医师才是医技最高超的医师,下级医师查看伤口,认定服务态度好,打针又不痛的做治疗,认定要用好医好药,以便早日恢复。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