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导购观察自己经营的店铺,是站在顾客角度的。顾客从店铺的门前经过,看到店铺的店面,能否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是什么样的,喜欢??或是反感?能否产生进店消费的?这个是否强烈?是否能马上产生消费的行为?
甚至在有些地方,“不怕贵,就怕品质不好”成为消费主流。国内的服饰市场,在消费形态上两极分化极其明显。
80后、90后独生子女进入社会后,消费次数增加,但个人收入基本恒定,单位消费额度必定有所控制。
烦躁心理就是客人在购买过程中,如果杂乱、等候时间过长、付款手续麻烦、卖场拥挤、闷热、嘈杂等,就会使人产生烦躁不安的心理,可能就趁机走掉。
我们都会觉得老人不会,老太太利用年龄,很容易取得信赖感。她叫客户“孩子们”,亲和力瞬间出来。
这个环节老太太比较厉害,直接给客户创造了伤口,告诉客户需要雨具,解决了三套软件中的价值观问题。
比如说山上温度低,下雨淋湿了会感冒,没法开心地玩了,等等。一旦伤口撕开了,客户就肯付高价了。
老太太没学过“回应术”,但也碰巧用了一点点。“现在不买省5块钱,但到山上可能要付出几倍的代价”。
她让大家感觉是交换价值,最后很高明地时空角——“你们马上出发,不买没时间了”,收网成交。
本文由325游戏 (www.325qp.net)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