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勇气如阳光,你的智慧让人惊叹,你经历孤独,但终能寻得人生宝藏……这些堆砌着形容词的评价,你还真信了,并兴冲冲地将测试结果分享到朋友圈。从昨晚到今天,想必有不少人被网易云音乐&第五人格推出的人格测试刷屏了。在延禧攻略清宫P图照之后,这个8月份,又多了一个刷屏的营销案例。
爆款的标准,包括是否触发微信的屏蔽阈值。经36氪测试,从21日23:30开始,朋友圈的网易人格测试h5已经出现了分享的提醒,但刷屏仍在小范围继续。
这些年,光是在朋友圈里,这已经不知道是我们第几次被心理测试小游戏刷屏了。从人格到星座,从匿名印象到理想全家福,如果把这些测试的结果归结在一切,大概就可以得到一个无比真诚袒露自己,既追求特别又渴望共鸣的形象——无论你测出来是什么星座什么人格。
类似的玩法一直层出不穷:有上传照片自动合成奇装异服的,有做式选择题从而测试性格的,也有根据线上行为做个人专属盘点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心理测试,头像变装和行为总结三大类。
心理测试是久盛不衰,P图技术则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发扬光大。得益于手机前置摄像头参数越来越高,越来越神奇的美颜技术,关键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晒出,轻量级娱乐化的P图小游戏刚好可以嵌入到碎片化的时间里,给日常快节奏的生活增添乐趣。
而行为总结类,则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操作。它基于线上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得出,根据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线上消费、点击、停留、搜索等行为数据帮助用户总结过往、盘点阶段人生。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逐渐由线下转移到线上阵地,若是能读取所上痕迹并且恰当解读,就相当于替用户写了一部“自传小说”,而且线年年底网易云音乐推出的“你的年度歌单”为例,后台记录下的听歌痕迹经由数据整理,给用户准确总结出一年以来某个账户所有的歌单记录,根据常听音乐的歌曲特质推断用户品味爱好,描绘个人画像。
为了让用户开心地参与,生成的文案必须与实际情况沾边,又不能有任何负面评价。曾有段子戏谑说支付宝年度账单采取的策略是:钱花少了说是“崇尚”,花得多了说是“精致生活”,总之不能嫌弃用户穷。
,带来的率极高。基于这个原因,此类互动在微信中的力度显然强过微博,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交圈更适合展示。既然天天晒旅游已经让人审美疲劳,那不如晒出清宫照、军装照、推背图原文照。天天p图是头像变装类互动游戏的典型代表,每逢节日便会推出特殊主题,从八一节的军装到圣诞节的驯鹿装都有对应主题,除此之外,每逢热播剧集也必会推出热门角色套装。
互动游戏与品牌或产品的结合,才是真正营销功底的。除了天天P图这种工具型的产品,变装本身就是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之外,心理测试和人物画像都容易变成用户的solo平台,而把品牌剔除在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几乎所有心理测试都只是简化后的“娱乐游戏”,远远达不到科学意义上的严谨。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专业的心理测试需要考察多个维度,运用大量量表,绝不是在手机上回答几道题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测试结果仅供消遣,不可当真。测试结果的大量重复,甚至是两份不同测试之间用词的雷同,都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品牌套满满,用户依旧热度不减,这种玩法如此长久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用户的心理G点。
。纵观几乎所有互动游戏,无一例外都需要用户手动键入自己的名称,而后这个名称则会在结果展示页以抢眼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这种量身打造的页面使用户感到被关注、被理解、被认可,主体感得到满足。其次,有助于用户打造
,这种人设即用户在他人面前展示的形象,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在社交中分享自己的游戏结果,看似是“好物分享”,实际上则是展现、树立自己美好形象的大好机会,毕竟答案池里全然都是溢美之词。这么一来,营销爆款的盛行倒像是用户和品牌间一场心照不宣的“合谋”。用户心理得到满足,品牌借机增加知名度,各取所需,干脆笑着转发就好吧,哪怕你上回还是天真者,这回又是战士了。
36氪 今日值得看,为你盘点每天所有读者「最喜欢」的、「值得看」的文章。今日热点文章【北漂租房避坑简史:从58、赶集到长租公寓】......其它推荐【腾讯封禁了一批区块链自,这可能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开始】【心理测试都爆款了这么多年,怎么你还回回吃这套?】【开学在即,校园市场如何破?3年经验传授给你】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