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男性心理 > 正文

了解儿童——读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有感

类别:男性心理 日期:2019-9-6 10:29:59 人气: 来源: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根据场景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向展现自己在该场景中的性格特征,各方对一个人的认识,也往往是通过这样的“面具”获得的。但每个人在自己的“面具”背后,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而且可能与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你们,我们对“真实的”又有多少了解呢?阿德勒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非常难以认识自己,认识其情绪产生的原因,认识自己的喜怒哀乐。”连自己都难以认识,更别提认识自己的孩子,并按照育儿的规律给孩子提供适切的指导和教育了。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般的学术著作常见的拗口的学术术语和晦涩难懂的文字表达,用大家通俗易懂的话语和非常经典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案例,向大家讲述了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特征,帮助读者走进儿童心理、理解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孩子、正确地对孩子实施教育。

  人格是什么?阿德勒将其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而出的特殊风格。在阿德勒看来,人的这种特殊的风格在他的孩提时代就已经形成,生活的要求儿童把自己的行动及其表达方式协调起来,并以统一的方式做出反应。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每一次行动都表现出其个体性的特征。如果我们研究一个孩子的行为,仅仅关注他当下的表现,而没有注意到其人格的统一性,就很难找到问题的根源。

  举一个事例来说吧。一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因为自己家里的一个宠物狗出了意外,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丧生而非常伤心。眼看着高考就要到了,班主任非常着急,多次和这个女孩谈心,劝她换个思维,不要总是想着狗的事情,但收效甚微。没有办法,班主任将这个女孩送到了心理老师这里。在和女孩交谈的过程中,心理老师发现她不断地提到她的父母对小狗的,感到小狗在维系家庭的关系方面发挥了非同一般的作用。随着和女孩交谈的深入,心理老师了解到女孩父母的关系并不好,平时她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因为小狗的到来,父母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缓和,让女孩非常欣慰。现在小狗走了,女孩非常担心自己的父母因为失去了小狗这个桥梁关系再度恶化。

  “二胎”政策放开之后,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或许并没有引起一些家长的,那就是大孩子的心理问题。在没有弟弟妹妹之前,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一家人都围着自己转,让他感到自己就是的中心。弟弟或者妹妹出生之后,家庭中的将注意力转了过去,对老大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不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大或许就会做出一些比较出格的行动来——在家里用令人讨厌的方式给家庭制造各种麻烦,在学校里也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动,让大家都不得安生。表面上看,这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因为弟弟或者妹妹的到来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实他所做的的这一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就是为了重新找回家中只有他一个孩子时他所处的地位,让自己成为家庭的焦点。如果我们只看到孩子当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没有联系他的整个生活背景去考察,就不能发现其行为背后隐藏的秘密,要对他实施正确的教育也就非常困难了。

  阿德勒说,“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儿童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经历和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儿童人格的统一性。”

  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之外,关于人类本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对优越和成功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与人的自卑感直接相关。在阿德勒看来,“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卑,因而力图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来克服我们的自卑感。”人格正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自卑不是一个贬义词。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的、无力的,完全依赖。但正是自卑去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巫毒僵尸“自卑是个体进步的动力,是追求优越的源泉。”

  自卑感是指我们对自身评价过低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不安全感、失落感、渺小感、不足感等等。在阿德勒的早期研究中,他结合自己的身体缺陷和生活经历,主要研究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的自卑感,后来将其扩展至心理领域,认为人们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卑感。正是由于自卑感,我们缺乏对自身的肯定,我们才会期望明天、追求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采取采取积极的行实有效地弥补自卑感,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获得心理的补偿;另一种是行动受挫,自己在多次尝试无果后了再次尝试的勇气,蜷缩在角落里,永远逃避问题。并为自己营造一个虚幻的世界,让自己在自己的眼中显得“更强壮”。这也是一种优越情结,只不过是消极应对的。

  优越感与自卑感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为了补偿自身的自卑感,每个人都会确定一个优越目标,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一个健康、 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争取优越感。人类和那些强壮的动物相比比较弱小,所以就发展出了群体生活的方式,注重团结与合作。优越目标具有个体性、动态性和正误性。个体性即个体会根据自身的现状来确立优越目标。优越感的目标属于个人,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动态性是指优越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优越目标是有对错之分的,它既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得到积极的成长,也可能相反的方向。一个学生学业成绩不好,在班级里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待见。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当然这条很难,还需要有人悉心的引导。二是选择一条不同于大家的:逃课、打架肇事,甚至偷窃、犯罪等。他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优越感。

  阿德勒强调,每个孩子都会去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的健康和幸福。而评价孩子的追求是否有益,一个基本的尺度,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的利益。

  在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始终将社会兴趣放在一切心理活动的解释与治疗的最高点。虽然对优越的追求和社会心理情感都建立在共同的人类本性的基础之上,都是渴望获得肯定的根本表现,但其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对优越的追求更侧重于个人本身,而社会心理情感则对人类群体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人类总是以群体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把自己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与其他人合作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每个人共同的心理倾向。人生问题的三个重要内容:社会生活、工作、爱情(婚姻),要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人们有良好的社会兴趣和社会情感。那些孤僻的、迟迟不敢迈入爱情婚姻的大门、没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的人,大多就是因为社会兴趣、社会情感的欠缺。

  在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中,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或者模型,只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来描述或解释人格。这些概念包括生活风格、创造性、社会兴趣等。在《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中,阿德勒对生活风格的阐述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追求优越,是人的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则取决于自身独特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发展和自卑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例如,身体瘦弱的儿童可能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增强体质,因而锻练身体、跑步、举重,这些愿望和行为便成为他生活风格的一部分。生活风格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

  在阿德勒看来,儿童的生活风格通常在他4-5岁的时候已经确立下来了。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个体以后处理生活经验的行为方式,对未界事物的知觉、学习、认知,以及设定和达成目标的方式等,大体上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三种情况会对他们生活风格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一是身体缺陷而导致的生理自卑;二是溺爱或者姑息,这方面的的负面案例非常多;三是忽视,父母和儿童的愿望,缺乏必要的关注,使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这不仅会让孩子感到恼怒,增添自卑,也会让他们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别人。

  要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看他的出生顺序。孩子在家中的排行与他的生活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长子女通常比较聪明,有成就动机倾向,在兄弟姐妹的关系中,往往通过实施权威和领导作用来表现自己的,通过和帮助其他人来显示自己的和支配;第二个出生的孩子往往具有竞争力并野心勃勃,其成就动机非常强烈,把追求上哥哥姐姐当做自己终生的目标;而最后出生的孩子有社交能力但依赖心较强,容易被宠坏。二是看他自己对早期生活的回忆,从早期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目标。三是对梦的解释。做梦更主要是体现出个人对日常生活中所遇问题的态度,因而梦贯穿了人的生活风格。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仔细阅读的好书。限于篇幅,我这里只能概要地向大家做一些介绍。如果您自己找到原著读上一遍,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财成国际

关键词:心理学的书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都市男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