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苏元今年70岁,她的家书写给自己的外孙。信中写道:我“还记得开学不久的一个下雨天,你回家双脚透湿,脱下袜子脚皮都发白了。你说是从食堂跑到教室帮同学拿伞踩了水塘当时我很心疼你,但也很欣慰,说明你长大了。”质朴的帮你看清已婚男人语言流露出她对外孙的关爱,更饱含着对外孙乐于助人的喜悦。“与人是的根本。老实做事、踏实是我对孩子的希望。”漆苏元老人说。
“你自己身体也不好,却在我生病住院期间全程陪伴,日夜不离。即使我出院回到家,也是每天照顾我服药吃饭”这封信是家住带城桥下塘的万全根的家书,收件人是他的妻子方菊英。万全根老人说,他与妻子携手走过43年,妻子为家庭所做的一切,都让自己倍感温暖。平时“我们很少说感激的话语,借这次机会,我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给她。”而方菊英收到信后,也认真地给丈夫写了回信,信中鼓励他战胜病魔,一起走过未来的。
其他的家书,有的深情回忆儿子成长的历程,有的是对母亲的真切祝福。本次家书活动发起人钱杏珍退休前是苏州戏曲博物馆副馆长,也是社区“人文百荟”讲堂特聘老师之一,她说:“家书承载了一个家庭的文化和情感,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和传承家风的桥梁,更是折射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通过书写家书,让居民说出自己的话,能够促进家庭的和睦,也能树立起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