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京华时报评陈永洲事件:客观看自律与新闻监督

类别:热点新闻 日期:2017-6-25 12:58:51 人气: 来源:

  新闻从业人员有害于新闻监督职责的履行,但不能说,有人违反职业操守,就该废掉新闻行使监督的职责。所以,呼吁加强自律,目的应在于提高新闻监督水平,而不是相反。

  连日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长沙警方刑拘一案,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与此案相关的反应,也随着案情变化而跌宕起伏,颇为罕见。

  到目前为止,此案事实仍不完全明朗。哪怕是陈永洲本人上央视“”,也只是嫌疑人的供述,尚未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完整链。因此,针对案件本身的议论,难免陷入拼贴案情或预设立场的误区。于众说纷纭中,值得引起关注的,不仅有对新闻职业的思考,也有些人基于目前披露的信息,对从业人员大加贬斥,乃至否认新闻监督的价值。

  这一状况令人深感担忧。以个人否定全体,以个案抹杀真实,这是显而易见的观念性错误,本不值得一驳。但在当前语境下,实有必要重申常识,厘清正谬。

  这里想要重申的常识是,无论陈永洲案今后如何,都只是一起个案。这起案件,不是妖新闻监督功能的理由。哪怕最终法律认定陈永洲乃至他所供职的单位有问题,这首先涉及新闻,而与新闻监督是两码事。就算涉案人员构成违法,受到司法审判与法律惩罚,这也不能推导出新闻监督功能的结论。

  从业人员的职业非常重要,这既涉及个人,也关系到所在单位乃至于整个新闻行业的形象。因此,对于职业与行业规范,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要认识到,新闻是一种行业自律,监督是新闻单位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可以说,新闻从业人员有害于新闻监督职责的履行,理应,但不能说,有人违反职业操守,就该废掉新闻行使监督的职责。

  事实上,每年上都会出现“年度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消息,个别人员因不守职业或涉及违法犯罪而受到处理、惩罚,也是时有所闻。这对每一行业来讲,都是正常现象,同时也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倘若把个案无限放大,无论哪个行业恐怕都会被人指为“贵圈真乱”。所以,呼吁加强自律,目的应在于提高新闻监督水平,而不是相反。

  有人打过一个形象比喻:一旦没有了监督权,社会就像一辆夜间行驶的车辆,而车灯则被蒙上。新闻监督职责的重要性,于此可见。新闻队伍里出现害群之马,当然应该,但这并不是新闻的理由,更不该是抹杀新闻监督职责的理据。

  对于陈永洲一案,有必要冷静对待事件本身,还要客观看待自律与新闻监督之间关系。这样才不会被一时的牵着鼻子走。

  薛蛮子已取保候审罗青长逝世现身凤凰古城博物馆被盗奥巴马4月23日访日习国安委会议国际电影节开幕国航供机上宽带服务俞可平求是刊文硕士生在少林寺就业胡德平访日见安倍李代沫已正式韩国客轮沉没美媒称中国妨碍搜救华润董事长否认贪腐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都市男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