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市首个“拉链式”交替通行入口正式在石景山区试点,区域为阜石杨庄东桥以东300米西向东入口处,排队进入主的车辆需按照左侧先行的原则交替行驶。今后,这种交通组织形式还将逐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并利用科技手段对违规行驶的车辆进行处罚。
网民“杨玉龙”:“拉链式”交替通行,是“因时而动”的执法新尝试,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末端尝试的行之有效。
网民“乔木”:这种“拉链式”交替通行的创新模式一旦推广开来,必然会大大缓解某些特殊段的“习惯性”交通拥堵,应尽早进行推广和应用。
@新京报:“拉链式”交替通行要实现预想效果,离不开驾驶员的依法和文明驾驶。如果有司机不按照交替通行节奏来、加塞,仍有可能造成拥堵,最终抢时变成误时。
网民“吴玲”:为了拉链式”交替通行顺利推行,需要配套措施跟进。应该建立健全各种配套措施,通过制度保障“拉链式”交替通行畅通无阻。
出行车辆剧增、交通高峰提前、“拥堵日”增加,交管部门28日发布“最堵9月”交通预测。针对“最堵9月”,交管部门将根据交通运行数据监测和综合分析研判,根据不同段、时段情况等,启动高等级上勤方案,并强化科技手段的应用,动态调整岗位设置、科学调配警力投向。
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了解到,依托互联网技术治堵的成都“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23日正式上线。成都交召市民成为“百万电子”,通过“蓉e行”平台举报交通违法,持续推进“智慧治堵、工程治堵、依堵”。
10月24日,一辆可自动“吞吐”道隔离带的潮汐车道“拉链车”(最右)在深圳布吉作业。据了解,潮汐车道“拉链车”的变道作业速度可达5公里-10公里/小时,可像调整“拉链”一般按照车流量随时“吞吐”为潮汐车道专门研制的水马组合体,动态调整车道宽度。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